(相關資料圖)
中新網廬江5月18日電 (姜家生、周鈴、昌蔚)“在科技小院我們深入農村,和當地村民緊密相連,進一步了解農民的需求,只有自己親身體會了才能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。實驗室固然能夠寫出好文章,但是科技小院深入三農,讓我能夠把文章寫在農民的心坎上。真正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。”安徽農業大學2021級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研究生李智在田間說道。
李智是安徽廬江靈臺水稻科技小院的一名學生。該小院成立于2018年,依托安徽農業大學皖中綜合試驗站,以安徽農業大學“一站一盟一中心”的農業推廣模式為基礎,與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團隊、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、安徽喜洋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建,旨在推進環巢湖流域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。2022年入選首批教育部、農業農村部、中國科協立項建設小院。
小院師生每年駐廬江縣同大鎮北靈村200余天,圍繞巢湖流域水稻綠色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,與當地農民同吃、同住、同勞動,聯合多主體共同開展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,線上農民培訓人次達500余人次,線下農民培訓達200余人次。集成了“水稻綠色種植下氮磷養分流失控制技術體系”,構建了“巢湖流域水稻綠色生產-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模式”。僅2022年小院師生發表學術論文6篇,申請獲批國家級專利6項,獲批國家級、省部級項目2項。打造了巢湖流域水稻綠色生產的新樣本。
據悉,安徽農業大學聚焦“三農”產業發展一線需要,統籌試驗站、產業聯盟、行業企業以及種養合作社等資源,有組織開展“科技小院”建設,共建成小院36個,分布在全省13個地級市、28個縣區,涵蓋水稻、玉米、大豆、茶葉等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。
安徽農業大學以“一線建小院,小院筑大院”為建設思路,通過“科技小院”打通科技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,零距離、零門檻、零時差和零費用服務農戶及產業,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。幾年來,安徽農業大學“科技小院”共聯系服務了44個農技協,田間試驗示范面積8197畝,技術輻射面積約2268萬畝,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會75次,培訓農民56395名。
“我們建設‘科技小院’,就是讓學生們將汗水灑在田間地頭,將論文寫在農業生產第一線,讓農民及時獲取有效的科學生產技術,全面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”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操海群說。
關鍵詞: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有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上一篇: 杭州新增3個街道放寬住房限購 蕭山區寧圍街道部分區域放寬至9月底 報道
下一篇:最后一頁
與此同時,LG化學電池材料、環保材料、創新新藥的銷售比重也將從2022年的21%(6 6萬億韓元)提升至2030年的
【友邦保險:斥資約1 32億港元回購165 84萬股】友邦保險(01299 HK)發布公告,當日斥資約1 32億港元回購165
配頁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輥式配頁機是運用轉變的叼頁輪與叼頁輪上的叼牙合作完結叼頁的,叼頁輪股動叼牙轉到...
混凝土輸送泵車有哪些收費模式?(1)如果是商砼站的泵車,一般都在商品混凝土的單價上加20元,比如C30商品混凝...
風機盤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風機盤管是中央空調理想的末端產品,由熱交換器,水管,過濾器,風扇,接水盤,排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