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黃岡紅安縣七里坪鎮觀音閣村,是開國將軍秦光遠故里。
【資料圖】
8月4日,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湖北主題采訪團走進黃岡紅安觀音閣村,村支書秦秋平介紹,觀音閣村深挖紅色資源,大力發展綠色產業,15年來村民收入翻了3倍。
觀音閣村村貌 極目新聞記者 趙德龍攝
村支書秦秋平,是秦光遠將軍的親侄子,回憶起與大伯交往的點滴,他數度落淚。
秦秋平最初的愿望并不是當村支書,而是走出農村。在他看來,最為直接的出路就是當兵,然而因種種原因沒能實現。
當兵的愿望破碎,在家種了兩年地后,秦秋平想到了在武漢工作的伯父秦光遠,也許伯父能幫忙安排工作。
秦秋平記得,那是1993年,他剛滿20歲,頭一晚他找父親要了10元錢,次日天沒亮,他步行到七里坪鎮坐車,到武漢找到伯父。
見到秦光遠將軍,秦秋平開門見山,希望幫忙安排個工作,苦點累點都沒關系。
“聽我說完,伯父沒說話,回書房了。”秦秋平說,“午飯時伯父給我夾菜時說,你是我唯一的侄子,按理說我該給你安排工作,但我的權利,是黨和國家還有人民給的,我不能這么做。”
臨走時,伯父問秦秋平是否因沒安排工作生氣,秦秋平搖頭說沒有。秦秋平回憶,他一直朝前走,伯父跟在后面,喊他好幾聲,他只裝沒聽見,走了很遠再回頭,看到伯父依然在后面,他便停下,伯父追上來,給了他10元錢路費。
4日上午天氣炎熱,秦秋平講述這段故事時渾身濕透,動情處曾數度哽咽。
秦光遠將軍2002年因病在武漢逝世。2008年,35歲的秦秋平從外地回村,擔任村支書一干就是15年。
秦秋平接受采訪 極目新聞記者 趙德龍攝
據了解,2014年觀音閣村依托湖北紅安干部學院和湖北大別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,發展革命傳統教育和“三同”教育以來,觀音閣村村莊環境煥然一新、集體經濟不斷壯大、群眾生活穩步提升,實現了從重點貧困村到如今集體收入近30萬元的轉變,參與民宿接待的農戶也從一年幾百元收入到2022年戶均8000多元的躍升,真正實現了紅色資源變成了金色產業。
秦秋平介紹,村里除依托紅色資源外,還大力發展綠色經濟,種植蔬菜,群眾的平均收入15年來翻了3倍。“如今回想起來,我并不怨恨伯父。”秦秋平說,他時刻謹記伯父的教誨,未來要帶領鄉親繼續在鄉村振興路上奮進。
(責編:白楚云)關鍵詞: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有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人民網北京8月15日電(高清揚)今日是首個“全國生態日”。14日,北京8
李鯤再次回到家鄉創業,還要從一場“雙創大賽”說起。3年前,濟南新動
綠意盎然,靜動結合,功能分區劃分科學……今年6月底,家住北京市西城